×

20100405第23期超意识ESP训练圆满结束!

吴若来 吴若来 发表于2010-04-05 09:27:59 浏览271 评论0

抢沙发发表评论

美国超意识ESP训练(中国)学院

吴若来(心如来):超意识ESP训练首席培训导师

 

20100405第23期超意识ESP训练圆满结束!

本次训练班的学员是来自东北某大学金融管理学院学生团队。感谢先知先觉的大学生能感知到这个课程的重要性和时效性!

 

学员A:

前两年,我奶奶曾经告诉过我,她为我爷爷算过很多次命,都说我爷爷的寿命是75岁。我得补充一下,今年我爷爷74岁了,因此我才非常着急。奶奶说除了我之外没有告诉过其他任何人,这是我们两个人之间的秘密,奶奶似乎完全相信那些算命先生的说法。参加超意识ESP训练后,我相信我有能力延长爷爷的寿命5~10岁。不相信?那没关系,只是我坚信我可以延长爷爷的寿命,等待我的好消息吧!

 

学员B:

作为ESP课程的辅助训练,

 

下面的文章是其中一个学员的真实经历,她将自己的故事写成文字记录了下来。故事发生在她参加本次训练班之前。前不久,她遇到了一问题,她期待问题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得到解决,于是向吴若来老师做一些请教。难能可贵的是她遵照老师的指导去做,结果事情得到了完美的解决。这个故事相对比较复杂,她尝试着能够表述清楚,不过要将所有的细节都描述清楚,那么就可以写一部长篇小说了。 

 

 

这是一个有点漫长和曲折的故事。

故事发生在大学,一所封闭、古板的东北名校里,学校的活动很少而且刻薄。在工商管理学院成立了一个学生会,它度过了上半学期,即将开始下半学期的挑战。学院换了导员(主管学生会工作的辅导员),比上一个更刻薄,更不讲情理。第二个学期开学,学生会面临大幅的调整。学生会中的宣传部有6个人,是这个学生会里人数最多的部门,1个部长D,3个副部长Y,H,X,还有2个干事S,Q。

一天晚自习,宣传部长D从导员那里得知宣传部里将有三个人要被砍掉,最多把S保留下来,H,X,这两个必须走。目前只有D,Y,Q知情。

他们三个讨论想把所有成员都留下来。在震惊、气愤、无奈之后,他们决定暂时不告诉S,H,X。由部长D和导员去讲。Y,Q无奈又无力。Q和导师有联系。Q打电话征求导师的意见,他们决定尝试以冥想影响整个事件的发展,想尝试6个人一起冥想来帮助D说服导员。

在这座象牙塔里,多数人被浪潮式的价值观深深地禁锢。老实说,Q去和别人讲冥想,想像事情按照设想发展这种话,基本是被视作神经病。Q深知这一点,可是别无选择。Q和上学期不同了,不再在意别人的看法。Q去和Y商量,一番解释后,Y还是比较快地理解了Q的意思,并且表达了愿意帮助Q,帮助大家的意愿。综合导师以及Y,Q的想法,还有D,他们决定第二天先告诉S,H,X这个消息,先征求他们对此事的看法。

睡前,Q理清思路,准备开始第一次有责任感的冥想。Q做的事,是通过和S,H,X分别冥想对话,希望他们三个有留在部里的意愿。按导师说的做,先做了3~5个深呼吸,感觉放松和平静,再做3~5个,感到自己真正放松下来。下面开始想象坐下来分别和X,S,H谈话,大致是强调宣传部的团结和在一起的快乐(这是真的),诚实地告诉他们事实,通时,恳切地请求他们可以有比较强烈的留下来的意愿。和X讲的时间最长。

第二天D告诉Y,Q昨天导员查寝,让D第二天抽空去找他。另外,在S,H,X得知消息后都希望留下。D,Y,Q很开心。他们希望一个都不少。Q召集大家中午在一个安静的空教室集合,Q希望可以6个人一起冥想。在集合前,Q冥想了大家顺利进行冥想。说实话,宣布这么一个邪乎怪异的方法的确挺忐忑的。

顺利集合,大家分散在教室里冥想,内容是,各自走进导员办公室对导员的行为和想法。整个过程诚恳,劝导。先认同导员有自己的价值观等,我们理解他。但是宣传部是一个整体,我们各自有分工,虽然工作很琐碎,很累,但是大家很有默契,很团结,希望导员可以保留这个整体。

做完以后D就去找导员了。除了Y其他人一起在楼下等D的消息。

D的消息是,S和H可以被留下,但是X要被调到别的部。X听了感觉自己被背叛了,很不爽。大家竭力鼓励X。H病了,剩余4人去打桌球排解,那心情真是难以形容,不知所措。由于导员特别告诉D不要告诉X被调走的事。结果是X只能等着导员主动来找。

等待痛苦而难熬。在考验每个人的意志力。Q号召大家继续做冥想,内容是,导员找了X,X通过对导员的理解和劝导,成功地留在了宣传部。短信确认大家都有意愿试试冥想。

第三天.Q自己也开始焦虑和纠结。和导师讨论了一下,决定再次征求大家做冥想的意愿。Q感觉到怀疑,缺失信任。并且也知道X自己也处于悲观的状态。Q感觉很崩溃,从来没有这种感觉,好像自己是个傻子,然后哭了一小下,Q觉得自己好没用好傻。碰巧一个朋友打电话过来倒苦水,就顺便倾诉了一下,感觉好多了。同时认清一点,冥想这事,与其心不齐,还不如Q自己来做,很傻,但是这样就不必像个白痴一样去打扰别人了,无所谓了也挺好的。Q平静了自己,按和导师讨论的,冥想的内容是,制造一个巧合,使导员想起要找X谈,而不是先斩后奏直接在未征得X同意的情况下就把X调走。并且,X成功地说服了导员,让其觉得很欣慰。

第四天。真是很难熬。晚上,Q刚在QQ上和导师商量起这件事,并且此时导员就在对面的办公室。Q迫切地希望导员可以在这个机会找X,甚至动起了让X主动去的念头。这时导员进了他们所在的教室,把X叫进办公室。在X走出教室之前,Q给X看来与导师的谈话,让X在心里默念“一切的发生都有利于我”。在他们走后,Q告诉留下的4个成员用上面这句话替X祈祷,毕竟这可能是他们留下X唯一的机会。

大家都很紧张,心跳得很快。他们在等X。在等X的过程中,进来了另外两个学生会的成员,他们也承受着导员给他们开展活动上的压力,快崩溃了。

X回来了。X说导员对自己的首次表现很不满意,没有给出任何明确的结论,调或不调,留或不留,走或不走,没有人知道。很郁闷,无奈,无力的气氛。Q的感觉是,希望好不容易出现,就这么被掐灭了。很崩溃,很无力。Q想冲进导员办公室说清楚,把冥想实际上演一遍。导师在QQ上建议掷硬币,Q身上一分钱也没带,就问D要了一个一块钱的硬币就关上门走了。

Q走下几层楼给导师打电话,心情无法平息。导师说,以大局为重,不要轻易直接找导员,那样只会拖累其他成员,并且只会让导员对X的印象更不好。丢硬币,确定正反面代表去找或不去找,在硬币落定的一瞬间捕捉那一瞬间的觉悟。Q边听边掷,却没有感觉出觉悟,只是纠结。导师依然建议现在不要直接找导员,而通过冥想,精神层面的交流来劝导导员。最后Q决定不直接去找导员,但是控制不住情绪快哭了。这样回教室肯定不行,Q不希望别人看到自己失控,然后,Q就走出了楼,边逛边做深呼吸,尽量不要哭出来。在这个象牙塔里,Q觉得自己很孤独。走到自修的楼,Q忍不住给一个室友打了电话。Q一见到室友就趴在室友身上哭,在这座象牙塔里,还没怎么哭过。周围很安静,哭显得格格不入。和室友稍稍讲了一下心情平复了一些,就在学校里很嚣张地逛着,走路避免经过导员和部里成员要经过的地方,Q不想被发现。Q觉得自己就是一个白痴。逛够了,Q回到宿舍,不想被发现经历了心情的起伏,就没事一样。回来以后发现手机里有部里人打的未接电话和短信,他们在找Q接了Y的电话稍说了一下,没事。后来所有上自习的室友都回来了,大家瞎扯得很开心,Q又是狂笑,笑得直不起身子。Q觉得真是很神奇,大哭大笑的,跟个神经病一样,头有点晕,真是没救了。洗完衣服,Q在睡前做了冥想,内容是,想象导员快睡着的时候,Q自己和导员说,强调宣传部的团结,分工和默契,同时恳切地希望导员留下大家,并且把所有荣誉都给导员,属于他。

第五天。早上起来,去上课。Q处于“不知道”的状态,难以形容。就这样过了一天。下午的时候,Q想通了点,觉得自己好傻,其实精神层面的干预是有限的,完全左右事态不现实也无益。无论X留下或离开,都会淡定地过自己的生活。到了晚上,再去教室做工作。全员到齐后,D宣布,导员晚上打电话过来,询问当日X回来后的反应,D答道,很平静。导员说,那就留着吧,我不要了。部里成员听完后都很平静,并且很开心,乐成一团。就这样,X留下了。全员都在。虽然较于别的部人数稍多,但他们做到了,完成了一个小小的心愿。这天晚上,Q做的冥想是对导员深深的感激,荣誉属于他。

这篇记录的手录花了上午四节课,是在音乐中度过的,Cheer,苏打绿,梁静茹的歌。在快午饭的时候终于做完了。很长很纠结很曲折,但是他们的故事还没有结束,希望他们能珍惜一同努力工作的时光,并且享受其中。

若故事中的人物碰巧看到了这个故事,希望你们可以原谅Q,那个白痴。这个见证不是广告,信也好不信也好,我所做的只是记录它,并重温了整个过程。故事中的人们,我代Q由衷地感谢你们,若你信,欢迎和Q继续干傻事,虽然这个可能性很小。若否,就当是一阵微风,轻轻地忘记吧。(2010.3.28午记录结束)
 

群贤毕至

访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