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感是标准名称“超感官知觉”(英文间称ESP)的俗称。是一种某些人认為存在的能力。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,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,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。普通人的感官(五感)包括眼(视觉)、耳(听觉)、鼻(嗅觉)、舌(味觉)、肌肤(触觉)或是其他现今科学熟悉的感官。由於感官的定义很模糊,所以“超感官”的定义也很模糊。但通常认為“超感官”是指现今科学还不熟悉的讯息。这些能力与现代研究的神通有相应之处。《第六感》也是一些电影、游戏、生活用品和歌曲专辑的名称。
第六感目前对於人类来说还属於比较陌生的认知领域,对於第六感的训练更是闻之甚少。
目前所知道的世界上对於第六感训练比较成功的当属日本忍者,但其具体训练方式、方法以及内容因各种原因无从考究。另在淘宝网上也发现有人自称能训练第六感,据称通过训练可预知未来,不知道具体效果如何。
真实的第六感其实是常人的感官天生功能。每个人都与生俱来具有第六感!
所谓的第六感,就是人类除了听觉.视觉.嗅觉.触觉.味觉,的第六感“心觉”。
什么是第六感?
一般认為,“第六感”这个词与“直觉(intuition)”大致吻合。但描述直觉不只是“第六感(thesixthsense)”这个词,其他还有:预感(hunch)、灵感(inspiration)、洞察力(insight)、内在的声音(innervoice)或预兆(foreboding)、记忆力。我个人认為,使用“直觉”和“第六感”更能代表现代心理学对这个问题的解释。直觉是指没有使用五官反射作用的感觉,而“第六感”和“潜意识”这个词在定义方法上是相同的,它们是一个集合的排除法的界定。
现代心理学所说的第六感究竟属於什么性质的东西。科学家认為第六感与脑波有关,站在佛教的观点也有许多看法。南怀谨先生认為它就是第六识而已:“现代心理学有一个很好的名称叫‘第六感’,实际上也不过是唯识学第六意识的一部分的作用,西方心理学将之抽出谓之‘第六感’。”(《宗镜录略讲》)。“在特别心理学的范围,有时提到‘灵感’、‘第六感’等的名词。严格说,那也都是‘意识’的一种特别功能而已。”南先生认為第六感是独影意识,即是第六意识的一个功能的显现。”“唯识学把‘第六意识’的这种潜在功能,命名為‘独影意识’,又叫做‘独头意识’。这种‘独影意识’的作用,可以脱离‘前五识’而单独活动。它活动的最显著的范围,归纳起来有三种情况:(一)作梦时。(二)神经病、精神病,乃至因其他的病症而进入昏迷的情况时。(三)禪定中某种境界时。所以从唯识学的立场来看,现代心理学所了解的‘潜意识’,又名‘下意识’,以及‘第六感’等,仅是知道了‘独影意识’的作用。”(《道家、密宗与东方神秘学》)
这里所涉及到的问题比较复杂。站在现代心理师的角度讲,第六感肯定不是意识范畴内的事物,它属於潜意识里的。现在的问题是,潜意识是否就是佛教里的第六识,或者说,潜意识是否不仅与佛教的第六识有关,也有第八识描述的内容。只有把这个问题搞清,我们才可以更好地理解第六感。